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什么是迪拜 沙漠之城

时间:2024-12-26 08:24:28

第一次去中东,就是去的迪拜,去之前心里想象着的中东之城基本就是赤日炎炎,沙漠成片,战火纷飞,混乱不堪。可到了迪拜,却发现这里不仅整洁漂亮,而且非常富有,唯有一个字“豪”还不是“壕”才能表达这里有钱人之多以及钱之多。


The first part


迪拜两百年前还是个小渔村,和上海的历史有些相似,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不断发展起来。一条东西走向的迪拜河把城区一分为二,北侧为老城区叫德拉,街区古老但干净整齐,像个古老的欧洲小镇。南侧为新城叫布尔迪,这是建在沙漠之上的新城,已建成的新城,现代感非常强,星级酒店比比皆是。正在建的新区却四周全是沙漠,一栋栋现代化建筑之间,由道路相连,除了路与楼的其它地方就全是沙漠,有时一阵风就扬起一股沙尘。

走在现代化的迪拜大街上,你难以想象这是一座建在沙漠上的城市,一边是大海,大海之水不可用,一边是沙漠,沙漠之上一年的降水量还不够迪拜人洗个脚。所以,迪拜是个极度缺水的城市,可这里人均日用水量达7立方米之多,仅次于加拿大和美国。

我们时常想不通如此缺水的城市,居民的用水量怎么还如此之大呢?原来还是一个“豪”字可以解释清楚,这里尽管缺水,但不缺钱。所以,这里的豪人不是看别墅的大小与高矮,而是看他家的院子里有几棵树,几棵什么样的树。因为,不是绝对的富豪,家里是不敢养树的。

迪拜是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城市,可这座城却特别包容与开放,管理上也特别人性化。300多万人口中,外国人占了80%,其中印度人占总人口的75%,所以有人说“迪拜是世界上最美的印度人城市”。印度人在这里主要从事建筑业与商业,还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保人业务,外国人到迪拜做生意开公司要有保人的,没有保人就开不了公司。其次是菲律宾人,他们主要从事服务业与护士,其中菲佣最多,而且都是比较有文化的年轻人,好多都受过高等教育。除此之外就是欧洲人和亚洲其它国家的人。

这是一座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城市,所以,清真寺就特别多,而且还建得十分雄伟和豪华。穆斯林每天从早到晚要祈祷五次,每次时间一到音乐响起,就知道祈祷时间到了。有一次我听到音乐响起就去了酒店不远处的清真寺,规模不大,还有点旧,相当于社区清真寺的水平,我就站在门外面往里看,穆斯林们一进去都行大礼,跪在地上叩拜,但每个人进去时都要脱掉鞋子。门口那一大片,约三四十平方的样子,全是鞋,鞋子摆放整齐,但都没有人打记号,我当时想出来时怎么找到自己的鞋子呢。祈祷结束了,不一会门口的鞋子就被人穿走了,也没见到有人在慌忙中找不到鞋子的。


尽管伊斯兰教是国教,但这里的印度教徒也占有较大比例,约12%左右,基督教也占了8%,还有锡克教等。但这里也真的宽容,许多地方都能买到猪肉食品和酒水,也很少有教派之间的冲突。只是不允许婚外性生活,因为这是违法的,即便是外国人也不行,任何人只要有婚外性行为,那就是犯罪,是要立即逮捕入狱的。

/////


The second part


迪拜的经济早已转型,不像中东的其它阿拉伯的城市仍然靠石油过日子。迪拜的转型很成功,现在是中东的物流与贸易中心,也是金融与旅游中心,贸易、运输、仓储已占半壁江山,还有航空业也比较发达。此外,这里也是购物天堂。

迪拜是个沙漠中的绿洲,生生地在一片荒漠中建起一座现代化中心城市。但迪拜也是个奇葩的城市,这里的公交车站都是封闭式的,像个小玻璃房,里面全都开着空调,可能因为夏天太热吧,我难以想象,这怎么管理呢,一天要用多少电呢?迪拜的地铁也让人感到不适,因为分男女车厢,好几次我都跑到女人车厢,引起一阵哄笑,但都没恶意,来得及时就赶紧跳下来,来不及了就到下站再去男人车厢。


迪拜是个十分礼貌而规矩的城市,在市里开车是几乎看不到超车的,也很少有变道的,所以,在这里开车很简单,因为路面不复杂。但我的那个叫Fould的来自叙利亚的朋友,每次开车基本只用腿,而且两只手各拿一个手机在收发信息,车还开得快,一开始我非常害怕,所以每次上车他都让我坐后排去,后来也渐渐适应了。

大海边,看晚霞,抽水烟,享晚餐是一个不错的安排,可我一直受不了那水烟的香味,一种不好说清楚的香味。第一次见到那么多人在那里吸着大烟枪,我还担心是不是在吸大烟呢,但也不好意思问,不过我对这种水烟保持着警惕。直到有一晚在大海边,Fould非要坚持让我也来一锅水烟,原来就是个带香味的水烟而已,只是那带着枪与锅的架式挺让人受不了。

水烟来源于几百年前的印度,其实与烟的作用差不多,都是让人从吸食中感到快活,还有那吸的感觉。只是阿拉伯水烟实在过于复杂了点,所以大量存在于宾馆、酒店、娱乐场所、露天咖啡吧以及有一定档次的餐食店,总之基本都在休闲场所。不知他们的家里有没有这种水烟装备,吸起来时,一边是过滤水呼噜噜地响,另一边是冒着似云似雾一样的烟,同时散发着香味。

吸水烟,对身体危害小,因尼古丁极少,但又有吸烟的感觉,更重要的可能是那种飘飘欲仙的烟雾仙境与香味环绕的感觉吧。正如埃及文豪诺奖得主纳吉布·马赫福兹所描述的:腾云驾雾间,水迷烟醉中,经典的时光恍若倒流,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我想水烟的功效大概就是如此吧。

/////


The third part



迪拜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每年有几千万来客经这里游玩、购物。这里有著名的棕榈岛,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到岛上游玩都要坐小火车。这里还有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七星级酒店,叫阿拉伯塔酒店,由于造型酷似帆船,所以通常称为帆船酒店。顶上还有个停机坪。伫立于大海之滨的人工岛上,一条小路与岸相接,岸边就是漫长的沙滩,里面的装修豪华到难以想象,内饰大部分是镀金的。酒店园内植物茂盛,这让人十分吃惊,要知道,在迪拜养一棵树,一年的费用要1.8万元人民币左右,所以,这个酒店就是用钱堆起来的。

迪拜游玩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我更钟情于一种叫冲沙的游玩项目。冲沙就是在沙漠中开车狂奔,一般要组团才能成行,冲沙地点离迪拜约四十公里左右,一般为四人一辆车,也有三人的。一辆类似的商务车,丰田牌的较多,快到沙漠的时候要换轮胎,司机说要换成沙漠专用轮胎。到了沙漠之后,要一个车队一起出行,向沙漠里面开去,出发前有提示,讲了一堆,都不记得了,只有两句至今还很清晰。一句是,任何时候两手不能离开抓手;另一句是,这就是娱乐运动,不管看上去多危险,其实都是安全的。


一个车队出发了,一开始就有车从阵列中冲出去,每个车都把玻璃窗摇下来,里面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我们的车也加速了,速度越快,车内起伏越大,你根本没办法让屁股落在座上,都是两手抓着车把柄,两脚用力抓地,身体半悬空着,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摇得翻江倒海。

冲到一个沙丘之上,一个很高的沙丘,再越过丘顶,我们正做好心理准备要往下冲的时候,车却突然停下,那车就像倒悬于半空中一样,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与沙丘平行着。车内车外一片号叫,我的手心都出汗了,感到害怕时想到司机说的那句话:这就是个娱乐活动,看上去危险的情况,其实都是安全的。想一想心里就平静了许多。几辆车好像约好了似的,一起往下冲,身体有失重的感觉,觉得那不是往下冲,是往下掉。


/////

The fourth part


当然,在迪拜最惬意的时光是购物。在这里购物不仅是开心于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在那个叫迪拜塔的购物中心里,只要是你想买的,这里都有。还有那人性化的设计,行走其间,新鲜、舒心、豪气,即便你的财富不太多,只要你徜徉在迪拜塔内,你自己都有你是富人的感觉。当然,我更享受其间的却不是这里的豪华与商品的丰富,而是那广播里的中文广告与中文欢迎词之类的文稿,更让我有面子的是几乎每个店里都有说汉语的中文导购。

这个世界真的变了,变得快,变化大。多少年前,在外国购物时,导购们一开口会问:Are you from Japan?没过几年,这开口词就改成:Are you from Japan or China ?再后来,就直接说:您好,欢迎光临!这简单的开口词变化,背后意味深长呵。这开口词的变迁,源自祖国的强大,源自民族的复兴,源自国人的力量。



The last part


是的,我确认过多次,这里没有税收,大街上几乎看不见警察,迪拜人要想感受警灯闪烁的抓捕大行动所带来的快感,大概只能在电视或电影上去体验了,现实中的这里并不存在这样的场景。据说这里的监狱基本是空的,很少有人犯罪,小偷都是极少见的存在。在迪拜游走是我在国外感到最安全的体验,没有之一。以前每到一处,导游都会有很多的提醒,这里不能去,那里不能去,天黑不能去,一两个人不能去,等等,不一而足。可到迪拜,导游基本没有提示语,只是说,这里很安全,也极少有诈骗,可以尽情地玩,尽情地买。

一个移民城市,一个外国人占主体的城市,一个没有资源的城市,一个处于沙漠里的城市,一个置身于动荡的中东的城市,为何迪拜可以发展得如此童话般的美好,这是个真正值得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