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时,“卡给你随便刷!” 分手后,“刷我的钱还给我” 那么,恋爱期间的亲密付究竟 算借贷还是赠与?并且能否要 求返还?
什么是亲密付
亲密付是指微信、支付宝的一项类似于银行附属卡功能,可以和指定的人开通“亲密付”并自行设置每月额度上限,对方在消费时,就可以选择从开通者账户自动扣款。
案例展示
分手后“亲密付”款项变成借款?
张某和刘某通过家里相亲认识,迅速发展成为了恋人关系。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稳定感情,张某为刘某开通了微信的亲属卡以及支付宝的亲情卡业务。自此,刘某就通过亲属卡以及亲情卡不停的消费,共通过此业务消费25万元。后来,两人感情逐渐变淡,最后分手。但是对于恋爱期间小李的消费金额,两人产生了争执。张某认为此前的消费均为借款,需要全部偿还。对此刘某一直没有偿还。最后,张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刘某偿还。
法院:双方不易认定为借贷关系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张某和刘某的消费亲密付构成借贷关系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双方之间存在借贷合意,二是款项实际交付。但在本案中,因为在张某开通亲密付功能的时候,系统会提示该功能有“赠与”、“赠送”的性质,且张某并不能举证所有消费存在借贷合意。因此法院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
检察官提醒
1、谨慎开通“亲密付”、“亲情卡”。在开通相关业务时,是由开通人自行选择开通对象、开通身份,系统是不会对其真实身份进行审核,本质上是可以选择任何人进行赠送,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所以需要正确认识
2、开通“亲密付”、“亲情卡”时谨慎设置消费上限。“亲密付”、“亲情卡”使用过程中是无须开通方同意的,开通方只有在支出后才会收到通知,若不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设置消费上限,后知后觉的开通方很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亲密付”、“亲情卡”就是赠与。正确认识亲密付支付款项的赠与性质,做好合理风险预判,一旦设置为“亲密付账号,对方便无需你的同意,即可使用亲情号付款。
4、情侣关系在互相转账或开通亲密付业务时最好将款项性质及用途标注清楚。涉及大额资金往来,均应注意转账时要备注好用途并保留好相应凭证及支出明细。纠纷发生后应妥善处理,保护好双方隐私,通过合理合法手段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