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落落寡欢的诗句(李商隐四首经典五绝)

时间:2024-12-02 10:10:45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大多秉承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只不过“独善”之前要先做到“兼济”,在归隐江湖前,要先跻身于庙堂。


对于文人士子而言,如果庙堂安放不下自己的理想,那么退而隐居到自由自在的江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案桌前摆放着“四书五经”,在枕头下藏着一本庄子,得意时豪情满志,看我治国平天下,失意时,回到德馨陋室,我梦中化蝶,分不清谁是我,我是谁。


李商隐的诗中也曾写过“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只不过,他的一生,都在仕途和幕府之间辗转,从来没有到过江湖。


他10岁丧父,作为家中的长子背负着振兴家族的使命,可命运偏偏没有眷顾他,4次科举不第,第5次还是令狐綯卖的人情才得以高中。


他想摆脱对令狐綯的依附,娶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王宴媄,但谁知岳父在自己成亲后没多久就去世,他再一次失去了庇荫和依靠,还因此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局面,结果仕途严重受阻,导致他的庙堂之梦不能实现。


他曾经向白居易、杜牧写诗,想以诗人的身份和才华换取惺惺相惜,但白居易虽然高度欣赏李商隐,曾说如果有来生,要做李商隐的儿子,但却始终没有出手相帮过李商隐。


而杜牧也是自顾不暇,更何况杜牧并未视李商隐为知己。


可以说,李商隐一生是压抑、不得志的一生,分享四首五绝,一起来走近李商隐的内心世界。

1

《天涯》

唐.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首诗的名字很特别“天涯”,它是一个很现代的词,春天是春暖花开,是充满希望的,是积极向上的一个季节。而天涯,则代表漂泊和孤寂,萧瑟又遥远。


诗人远在天涯,而且还是一个黄昏、日落斜阳之时,黄昏是归家的时候,当金色的夕阳洒落在人间,心底的相思也随之漫延。


短短10个字就勾勒出一个落落寡欢之人,独自在最遥远的天涯眺望的身影。


黄莺儿作为春天的使者,它的叫声婉转动听,让人欢喜,可是在诗人听来呢,这叫声却像悲鸣哭泣一般。


它为什么哭呢?因为那最高处的花,最高处的花通常最美,也最引人注目,而最美的风景往往也最容易凋零,“最高花”暗喻人间的一切美好事物。


黄莺为那最美的花洒下泪水,是因为这份美走得太急,消逝太快又无法挽回,就好比自己虽有绝世才华却沦为下僚,“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那些对他的猜忌和诽谤何时才能休。


所以说,他哭的不是别人,其实就是自己,在这个美丽的黄昏,他替自己感到哀伤。


2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指乐游苑,在长安城的南面,杜陵西北高原上,汉宣帝曾在这里建过一座寺庙,叫乐游庙。


这个地方地势高,视野敞亮,站在这里,可以一览全城风景,是当时京城人士的网红打卡景点。


李商隐的《乐游原》一共有三首,以这一首最为出名。


一个傍晚时分,因为觉得胸中“意不适”,他再一次驱车来到乐游原散心,排遣心中的愁绪。


夕阳西下落落余晖,大地染上一片金色,壮丽又辽阔,目送着太阳一点一点地西沉,天边的云霞金光四射,美不胜收,而又瞬息万变,幻化成各种形状。


他被大自然神奇的绚丽景色所震撼,时间又过得很快,一时之间不知说什么好,发出一声感叹,“只是近黄昏。”


很多人觉得“只是近黄昏”,有迟暮之感,有把诗人身世融入其中的悲凉感,但我觉得,此处并没有那么复杂。


诗人心情不好,来此处消遣,看到夕阳西下的美景,心情逐渐变得好转,觉得意犹未尽,就已经到了黄昏时刻,仅此而已。


3

《滞雨》

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在一个秋天,绵绵密密的细雨不停地下,我不得不在长安滞留,面对着眼前黯淡的一盏残灯,更加增添游子内心的愁绪。


我所向往的故乡,是一个美丽的云水之地,但是我的归乡之梦,却不适合这个清秋。


“滞雨”说明这场雨下得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连续下了好几天,诗人受困于长安,夜夜对着残灯,独自一人孤枕难眠。


此时思乡之情日盛,而又归期未有期,说不好什么时候能回,所以“不宜秋”,而“不宜秋”又让这份秋思更加的缠绵,更加地觉得煎熬。


4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定定”,指死死地,牢牢地意思,在唐朝是一个俚语。物华:指春天的美好景物。


这首诗是诗人在梓州做幕僚时所写,梓州距离长安1800公里,诗人在这里用了“天涯”两字,指的既是地理上的距离,又指心理上的距离。


诗人滞留在梓州,一住就是数年,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要被捆绑在这个地方,心中不禁感到愁闷,但一抬头看到眼前一片春光明媚,心中又稍感慰藉,对美好的春光产生依依不舍的柔情。


面对眼前一片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情景,诗人回想起在去年绽放的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梅花在百花盛放之前,独自凌寒怒放。


而到了百花齐放之时,它却早已凋谢不见踪迹,诗人不由得感到遗憾,而又进而将遗憾转为怨恨。


其实在这里,诗人是以寒梅自拟,他少年早慧,才华横溢,诗文俱绝佳,但是却在生活中、仕途上遭遇一连串的打击。


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光,凋落在百花盛放之前,可谓早秀而“早夭”,正是诗人自己的真实写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