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亨村,地处广东省中山市东南。西北距市区石岐约29公里;南临澳门37公里,紧靠珠海特区;东南与香港隔水相望。这里,气候宜人,地势优越,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一百多年前,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
这是一条宽敞的路,四通八达。路旁有两座风格迥异的建筑物,碧墙蓝瓦,一座书写着孙中山的题词“天下为公”,一座书写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昭示着人们,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到了。
进了大门,简直是一座公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感叹之余,忽见宋庆龄书写的牌匾:“中山故居公园”,原来如此,名副其实,可见,孙中山故居美化、绿化的何等好。
穿过林荫道,东面是一座独立的小院,院门敞着,上呈半圆形,中间九朵花瓣,红白点缀,门旁有标志,这就是孙中山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院,是一座外洋内中独具特色的两层小楼,中间悬挂着孙中山画像。一楼屋门上方“孙中山故居”,是宋庆龄手书,左右有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院南,有一棵斜卧着的酸子树,旺盛茂密,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的树种,可惜的是,1937年,被台风刮倒了,成为此种形状。
这里原有一间宽4米、长8米的房屋,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在那里。其实,这座两层小楼,是孙中山1892年自己设计和主持修建的。
进入客厅,两旁墙上挂有孙中山父母的画像,长台上的煤油灯也是孙中山从檀香山带回来的。现在,看似不起眼,那时长煤油灯也是一场革命。记得有一部小说,描写外国人如何在中国推销煤油,一开始就是白送煤油灯,等你觉得好了,煤油也用完了,就得买他的煤油。这样,煤油才在中国慢慢普及起来。正中间是孙中山画像,左右有联:“法雨沾濡松柏茂,春风披拂桂兰香。”
上了二楼,是孙中山的书房。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国后,经常在此读书、行医,与好友谈论国事。后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回乡,也住在此层。一座梳妆台,是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结婚时的陪嫁。建这房子时,孙中山已经26岁,而娶卢慕贞才18岁,可见,这梳妆台是最早的文物。
出了小院,迎面是一棵大榕树,古老苍劲,孙中山小时候常常在这里听故事。现在,树旁雕塑了一群小孩围着老人讲故事的铜像,形象称“根”。“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人心如树根,寓意:把根留住。
中山市以前称香山县,当年,由石岐至澳门一带,多种各种花卉,香飘四海,故称香山。到了晚清,这里贫穷落后,人们开始漂洋过海谋生。孙中山的大哥孙眉,也被迫离乡,来到夏威夷,垦荒经商。数年后,他成了当地的首富。后来,年仅13岁的孙中山随母也来到了夏威
夷,来到
了大哥处。四五年的海外生活,使孙中山学到了知识,产生了飞跃,他念念不忘的还是祖国,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就是“根”,人行多远,思念的还是家乡。孙中山终于回了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政权,直到1925年4月16日逝世后,广东省政府才明令将香山县易名为中山县;改革开放后,1983年设立中山市。
北面,是孙中山纪念馆,朴实典雅。走进纪念馆更显得庄重肃穆。序厅中央,透过一扇门,孙中山铜像矗立在那里,后面衬托着一幅大型油画------“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整个展厅,全面地、系统地介绍着孙中山的生平史绩、革命精神、伟大人格、思想理论和他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歌颂着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
人民经历了两次大的历史性巨变,一个是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了中华民国;一个是毛泽东,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代伟人,丰功伟绩,永垂青史。
纪念馆与故居交汇处,矗立着一座“中山鼎”,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13周年而铸。这一年,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恰是澳门主权回归祖国,而且,每个数据高宽、基座,都与孙中山有关,铭文也镌刻着孙中山的遗嘱,寓意深刻。流传百世。
纪念馆东侧,悬有一铜铸的“警世钟”,高2米,直径1.2米,上面铭刻着孙中山在1924年关于中华民族要觉醒的著名演讲词,警世人们,告示人们,“共进大同”。
除此之外,为了保护孙中山故居周围的文物环境,特意恢复了翠亨村原有的民居------再现了当年孙中山家乡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再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俗风情。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周围建筑,也多与孙中山有关。西面是“中山纪念中学路”,不远儿是“翠亨学校”,即“翠亨小学”,匾额由孙中山题写。
再往里是“中
山纪念中学”,是1931年,他的儿子孙科回乡主持兴建的。东面是“中山城”,建筑宏伟,是中央电视台影视中心基地。可想而知,现在的翠亨村是多么的美丽富饶,驰名中外。